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工作原理
时间:2023-03-20来源:佚名
|
根据“与非”门的逻辑关系,只要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平,输出就是高电平(即见0得1),只有所有输入端均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低电平(即全1得0)。依据这一逻辑关系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0、 =1假定所加的输入信号为
=0、 =1;(1) 触发器原来处于0状态
假定触发器原来处于0状态(规定Q端的状态为触发器状态),即Q=0,
,按照与非门“有低出高”的功能,会使B门输出Q=1(即A门输入a=1),此时A门两输入端均为高电平,按“全高出低”的功能, (即b=0),于是触发器由原来的0状态翻转为1状态,即使撤除输入信号,因b=0,所以触发器仍会保持B门输出Q=1和A门输出 ,即触发器可稳定地保持1状态不变,这就是触发器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的原因。(2) 触发器原来处于1状态
假定触发器原来处于1状态(即Q=1,
),这时相应的输入端a=1、b=0,即使输入信号 =0、 =1,触发器仍会保持1状态不变。2.
=1、 =0假定所加的输入信号为
=1、 =0;(1) 触发器原来处于0状态
假定触发器原来处于0状态(即Q=0,
),这时B门翻转输出低电平(即a=0),A门因“有低出高”,即b=1,因a=0,由与非门功能得知:无论 输入什么信号都不会改变 ,Q=0的状态。(2)触发器原来处于1状态
假定触发器原来处于1状态(即Q=1,
),因交叉相连会使a=1、b=1,当输入信号 =1、 =0到来后,A门翻转 ,同时b从0变为1,于是B门翻转Q=0,触发器从1状态变为0状态。3.
=1、 =1假定输入信号
=1、 =1,不难看出,它不能改变与非门的输出状态,所以触发器仍保持原来状态不变。4.
=0、 =0假定输入信号
=0、 =0,由于都是低电平,故两个与非门输出必须定都是高电平,即Q= =1,但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必须是一高一低,故这种情况是禁止的。将以上分析结论归纳整理以后,即可得到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如表1所列。由该表可清楚看出:基本R-S触发器具有置0、置1和维持原来状态三种功能。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式为:
Q=
![]() ![]() 表2 基本RS触发器的真值表
| ||||||||||||||||||||
=0、
=1
,按照与非门“有低出高”的功能,会使B门输出Q=1(即A门输入a=1),此时A门两输入端均为高电平,按“全高出低”的功能,
(即b=0),于是触发器由原来的0状态翻转为1状态,即使撤除输入信号,因b=0,所以触发器仍会保持B门输出Q=1和A门输出
),因交叉相连会使a=1、b=1,当输入信号
=1、
,同时b从0变为1,于是B门翻转Q=0,触发器从1状态变为0状态。
=0、
=1,但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必须是一高一低,故这种情况是禁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