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电阻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3-30来源:佚名
随着新年的到来,感觉温度下降,许多地方都开始供暖了。温度下降后我们需要取暖,在电还没有发明出来时靠烤火取暖。后来发明了电,科技也发达了,人们过冬取暖方法也变多了,像电热毯、电暖宝、烤火炉等都能供暖。它们能发热但温度却不会太高而灼伤人体是因为有热敏电阻的存在。 热敏电阻是一种非线性特性的对温度灵敏的电子元件,能感知环境温度变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敏电阻的作用是测量温度和控制温度,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热敏电阻能控制温度,让温度下降。 那对温度灵敏的热敏电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热敏电阻了,但是由于稳定性差,工艺复杂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到了1940年后,有人发现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成型烧结后获得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材料,用这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性能稳定,能在空气中使用,这样的热敏电阻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为NTC热敏电阻。 既然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就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于1950年出现,1954年后出现了以钛酸钡为主要材料的PTC热敏电阻,具有低电阻导电性,作为加热元件应用的有暖风器、电烙铁、烘衣柜、空调等,还可对电器起到过热保护作用.PTC作为发热、加热元件应用于工程测量与控制,如暖风器、电烙铁、烘衣柜、空调等。 热敏电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技术,让热敏电阻能够在工业控制和家用电器中应用更广泛,当然为了更好使用热敏电阻,在选择热敏电阻时要注意热敏电阻的质量和品质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