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多个相同的电容并联后,阻抗曲线的整体形状不变,仍保持为一个大"V"型,但是各个频率点的阻抗整体下移减小。 
2. 不同容值电容的并联: 当并联的电容容值不同时,由于每个电容的自谐振频率点不同,不同频段内,两个电容的行为特征存在差异。在f1与f2之间,0.47uF表现为感性,0.01uF表现为容性。并联后阻抗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在f1的左侧,两个电容都表现为容性。在f2的右侧,两个电容都表现为感性。这两个频段内,由于两个电容的行为特征类似,并联后的总阻抗曲线会保持原来的变化趋势,数值上会比任意一个电容的稍小。
 在f1和f2之间,两个电容的并联线路,在此频率区间,就像是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并联,构成了LC并联谐振电路,会在某个频率点发生并联谐振。在谐振点,LC并联电路的阻抗非常高。因此,在f1和f2之间,阻抗曲线出现并联谐振峰 (出现点位于两条阻抗曲线交叉点附近)。 并联谐振峰也叫作反谐振点,可以理解为是由0.47uF的寄生电感和0.01uF的电容形成的。 并联谐振峰是PDN网络设计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谐振峰处很容易超过目标阻抗。 1. 容值差对谐振峰的影响 两个并联的电容,电容差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谐振峰的大小。三种电容的组合:
随着电容差值的增大,并联谐振峰也增大。
2. ESR对谐振峰的影响
在并联谐振点附件,两个电容并联可以等效为下图。为了观察ESR的影响,我们假设两个电容的ESR相同,都等于R。 并联谐振点阻抗可表示为: 假设两颗电容值分别为0.1uF, 1uF. 上图中L=0.5nH, C=0.1uF.并联谐振峰值Zp与R的关系为:
当ESR=70mohm时,Zp最小,ESR<70mohm时,随着ESR减小,谐振峰值反而增大。3. 安装电感对谐振峰的影响
安装电感不仅影响电容的自谐振频率,在电容并联时也会影响并联谐振峰值的大小。安装电感增加了电容的总电感大小。使阻抗在自谐振频率点之后增加的更快。  安装后总电感越大,并联谐振峰值越大,而且并联谐振频率越低。一方面,由于并联谐振峰值增大,要想满足目标阻抗的要求,就需要更多的电容;另一方面,由于谐振点向低频移动,为了高频处也能满足目标阻抗的要求,需要增加更多的小电容。(减小安装电感的方法:体积大的电容用多个过孔并联,使电源过孔和地过孔尽量靠近,电容尽量靠近芯片的供电引脚减小平面的分布电感等) VRM的简化模型如下:
VRM的阻抗曲线: 从低频到BW, VRM为低阻状态,能够满足芯片瞬态的电流需求。但是在更高的频率,VRM的阻抗以感抗为主导,导致电源不能满足稍高频瞬态的电流需求。 从负载端向PDN系统看进去,VRM和大容量的电容之间也是并联关系,同样会产生并联谐振。(某个频段,VRM表现为感性,CAP表现为容性,产生谐振) 假设VRM的内阻R=1mohm, L=20nH. 输出电容为10颗330uF的电容,ESL=4nH. ESR在1mohm-50mohm内,针对ESR进行扫描分析,得到并联谐振峰和电容ESR的关系曲线。 可以看到,谐振峰随ESR降低而增大。 下图为VRM和电容并联,用两种ESR值得到的阻抗包络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