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鸟巢景观照明改造实现节能30%
昨天,北京市重大办正式“官宣”:作为北京市冬奥工程建设的收官之作,承担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任务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改造工程完工。据了解,鸟巢改造提升涉及四方面、共计37个分项,包括无障碍设施系统、观众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照明系统及其他设施设备系统的提升。鸟巢设备设施换新,环境变美,实现了“夏”到“冬”的华丽转身。 据悉,为服务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北京国资公司的指导下,国家体育场“鸟巢”去年4月全面启动各项改造任务,于今年10月28日正式完工。 据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相军介绍:“本次改造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在无障碍设施系统改造提升方面,涉及无障碍电梯、坡道、卫生间等服务设施。“比如,对卫生间的进出口进行了加宽,洗手池也进行了扩大;更新全场18部无障碍电梯,电梯轿厢增加不锈钢镜面,方便观众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身后的情况,并且增加扶手操作面板,降低紧急呼叫按钮的位置。”相军说。此外,在现有场馆101间无障碍卫生间内增加儿童马桶垫圈、儿童垫脚凳、可调节高度的多功能置物台等,营造安全、顺畅、适用和人性化的无障碍环境。鸟巢在场馆外围基座东北侧增建无障碍坡道;场馆内的观众席将根据人数确定轮椅坐席比例,对部分区域无障碍坐席进行加密。 在观众服务设施方面,通过改造提升让观演更有温度。鸟巢在观众区安装了不同尺寸的电子屏幕,90块中小电子屏环绕看台区域,呈现更加清晰的观演效果。此外,鸟巢在看台集散区增设了128台温水直饮水机。“因为赛事正值冬季,各个看台都会给观众提供温水直饮水服务,能满足4万至5万观众的饮水需求,同时具备冬季室外温水供应能力。”相军说。观众区卫生间洗手池也可提供热水服务,让现场观众真切体验鸟巢温度。 节能低碳是鸟巢的新标签。据介绍,国家体育场对景观照明系统进行改造,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管线的基础上,用高标准LED灯具替换原有传统已衰减光源,对屋顶PTFE膜、立面钢架和看台红墙部位的亮度、均匀度、眩光点及曝光点进行了提升。改造后可通过运行模式控制,达到30%的节能效果。同时,可采用变色投光灯,根据不同时段需求呈现更多元化的灯光效果,打造标志性城市夜景名片。空调系统改造则采用先进的智能云多联机空调,实现高效节能。 同时,鸟巢对其他设施设备进行了进一步提升。“鸟巢在2007年就已完工,迄今为止已运行了十余年。此次改造提升,工作人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提升,增强场馆运行的可靠性。”相军说。比如,对场地、观众席所有的扩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共计采用244只最新线性阵列技术音箱及全新定压扬声器和数字功率放大器等设备。据悉,这些设备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产品,实现最大声压级高于国标10dB,传声增益和语言清晰度达到国家演出级场馆的要求。完成场馆热力站设备和散热器更换,提升场馆热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等。 据了解,10月28日鸟巢改造完成后,未来的2到3个月将继续进行细致打磨以及调试,冬奥会时鸟巢将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智慧化服务,同时变身节能减排的智慧场馆,给中外来宾以及所有的观众提供更好的观赛体验和服务。 内存 鸟巢全年场馆利用率超85%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鸟巢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6月28日落成。 夏季奥运会落幕后,鸟巢一直在使用中。数据显示,鸟巢全年场馆利用率达85%以上,截至2021年上半年,累计举办万人以上大型赛演活动320余场次。2022年,鸟巢也将承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任务,它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承担过夏奥会和冬奥会开闭幕式任务的主场馆。 其他亮点 国家速滑馆测试赛期间设备设施运营良好 昨天,在鸟巢北面通过测试赛“考试”的国家速滑馆也同步亮相。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0月8日至10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进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新一轮测试赛,国家速滑馆的设备设施在这次测试赛期间,也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国家速滑馆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测试赛期间,所有设备设施运营良好,无与伦比的冰面也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们的一致赞美。 国家速滑馆工程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西北侧,北邻国家网球中心,东临奥林西路,西临林萃路。该场馆设置坐席约12000个,建筑高度为33.8米,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由于其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同时幕墙外有22条由高至低盘旋的玻璃,似环绕飘舞的丝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冰丝带”。 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绍辉介绍,国家速滑馆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屋顶,是亚洲最大全冰面,率先大规模使用了世界上最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等,在各个专业领域都处于当前体育建筑设计建造的最前沿水平。其中,最值得赞誉的就是冰面。 “在刚刚过去的测试赛期间,不少国内外运动员均取得了好成绩,对冰面的状态也赞美不断,非常满意。”张绍辉说。由于已经经过了测试赛的考验,国家速滑馆已准备就绪。在速滑馆内部,在灯光的映衬下,冰面呈现出洁白通透的效果。场馆内部的洗手间、休息区均已经安置妥当,干净清洁。 张绍辉称,“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同时,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比赛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场馆利用中,冰面还可以举行短道速滑、冰壶等活动。在接下来的运营期内,为不同的群众运营提供不同的冰面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冰面的场馆,因为“特殊”的空调控制系统,运动员比赛的冰面和观众坐席区的温度并不相同,观众在观赛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冷,而运动员在运动时也不会觉得热。 在环保方面,“冰丝带”还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也是全球首个采用该技术进行制冷的冬奥场馆。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同时它还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张绍辉介绍,不仅如此,制冰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回收,实现节电节能。
来源:潇湘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