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发文称3—5年内实现智慧灯杆在智慧交通中广泛应用
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新的一批交通强国试点工作。 通知中提到,在智慧交通方面,要建立集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公路体系。通过3~5年时间,形成完整的智慧公路建设、运营和管理体系,实现公路智慧感知网络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在重点路段建成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灯杆广泛应用,为道路照明控制、公共安防、交通管理、市政管理与运维及应急事件预处理等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车路协同创新发展 (一)试点单位。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依托G312清傅公路(清水驿至傅家窑公路)“5G 智慧公路”路段,建立具有全面感知、主动服务等功能的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以高精度导航、道路动态感知和多模通信融合等技术为依托,开展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与应用,推动智慧公路发展。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清傅公路通信专网、5G网络覆盖,实现测试道路全线重点基础设施数字化。高精度全息泛在互联感知体系基本建成,感知设施覆盖全线。建成清傅公路智慧交通大脑,路网监测、应急救援和安全管控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智慧隧道、智慧服务区、智慧桥梁健康监测等场景化应用基本实现。 通过3~5年时间,智能网联车路协同开放道路测试场基本建成,在车路协同技术、智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货车编队运输测试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培育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智慧交通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智慧交通 (一)试点单位。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建立集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公路体系。集约化设计、安装、管理、利用道路灯杆,建立智慧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搭建无感出入、无感支付、无人值守的智慧路侧停车系统。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形成整套基于智慧停车、智慧灯杆、智慧公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并依托在建项目和智慧化改造项目试运行。 通过3~5年时间,形成完整的智慧公路建设、运营和管理体系,实现公路智慧感知网络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在重点路段建成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灯杆广泛应用,为道路照明控制、公共安防、交通管理、市政管理与运维及应急事件预处理等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对路侧停车无人化管理,停车场管理效率和人们出行体验得到提升。 公路智慧建造 (一)试点单位。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建设基础平台与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云管理平台,综合、质量、安全及环境管理等信息系统。创新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公路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制定公路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应用与管理办法。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完成基础平台、公路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及相应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并在在建项目中推广应用。 通过3~5年时间,实现建设项目管理可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公路等基础设施建造的智慧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升,项目的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大幅提高。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公路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应用与管理经验。 自动驾驶测试及智慧高速管控应用 (一)试点单位。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低温试验验证,研发车端和路端设备低温技术和产品。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全年测试服务,提供智能网联应用解决方案。加强高速公路智慧路网感知设备研发与应用,搭建高速公路智慧管控服务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初步建成智慧高速管控服务体系。初步完成自动驾驶测试场基础施工建设。基本实现智能网联设备、通信设备、自动驾驶汽车感知设备的高寒耐受度测试及研发应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有效进展,路网管控、应急协同、公众服务等功能不断优化。 通过3~5年时间,智慧管控平台、智能网联等重要研发成果实现初步应用,路网畅通性和安全性显著提高,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平均维护时间有效缩短,维护成本显著降低,出行效率不断提升,受气象和路面原因影响出行时间大幅减少。 寒区交通基础设施养护技术研究 (一)试点单位。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二)试点内容。 开展东北多年冻土区道路养护技术研究。开展高寒地区公路桥梁运营安全研究,加强高墩大跨桥梁集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推进寒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开展农村公路路桥改造、维修综合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寒区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安全监测系统在典型路段基本实现应用和推广。缓释型低冰点沥青混合料现场应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寒区高性能液体沥青及其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形成地方标准规范。 通过3~5年时间,完成多年冻土区冻土状态与环境变化监测网络建设。高速公路路面冰雪感知与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投入运行。缓释型低冰点沥青混合料基本具备推广应用条件。高墩大跨桥梁集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取得显著成效。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桥梁安全耐久水平、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在冻土区设计、施工、养护方面形成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 公路智能交通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 (一)试点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 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及基础平台研发应用。开展营运车辆安全高效运输、公路管控智能化、交通出行便捷高效、交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等相关技术研发,开展车路协同证书认证网络信任体系研究。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路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形成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平台软件及工具。基于车路协同的营运车辆碰撞事故精准防控与辅助驾驶安全技术装备研发取得显著成果,模块化多挂汽车列车测评技术标准研究取得显著突破。高速公路ETC车路协同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方案研究基本完成,有效支撑公路管控智能化水平提升。自由流收费、里程收费技术、交通出行碳排放监测与交易技术等研发取得新进展。信息安全防护自主装备和应用技术软件研发基本完成。 通过3~5年时间,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一体化管理平台、高速公路设施设备数字孪生平台、智慧出行大数据应用平台研究基本完成。自动驾驶营运车辆运行风险评估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防护技术及装备研发取得显著进展。公路自由流收费和里程收费应用技术体系、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体系、出行管控智能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取得系统成果。 公路运输模式创新研究 (一)试点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试点内容。 开展公路里程税(费)理论方法、制度创新应用研究。加强现代交通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研发与应用。研究公铁联运绿色物流体系关键技术、制度及标准。加强汽车动力电池健康度检测诊断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研发公路计量新技术、新标准。研究交旅融合发展技术标准。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公路里程税(费)理论方法、制度创新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公铁联运绿色物流体系关键技术、制度及标准研究取得显著突破。提出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度检测诊断评估技术指标及模型,初步研发形成多源融合的电池健康度大数据检测诊断设备,实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度检测诊断准确率达90%及以上。公路工程检测设备智能化、数字化计量方法研究基本完成,公路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实用技术实现初步推广应用。 通过3~5年时间,在公路里程税(费)改革研究方面取得系统成果,公路投融资制度体系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危货道路运输智能防控技术和随程服务实现初步推广应用,有效支撑冷链运输和危货运输安全水平提升。在线、远程计量和数字计量技术应用体系建设研究取得显著突破,有效支撑公路主要工程检测设备专业化计量覆盖水平提升。多动力源营运车辆地域适应性优化匹配技术体系、多因素耦合动力源营运车辆区域优化配置技术系统研究取得显著突破。 高品质路网运行与服务水平提升 (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强化高速公路网智能化监测与运维,建立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应急救援联动控制体系。推动高速公路运行一体化综合管理,加强高速公路网运行环境综合治理,开展路域形象环境提升工程。探索新能源基础设施骨干高速路网建设。开展ETC应用生态圈建设研究。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高速公路网运行环境明显改善,智能化监测与运维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隧道群监控系统平台。完成照明智能清洗系统研发。高速公路网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隧道群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控制预案体系。城市通行服务水平、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典型路段高速公路基本实现运行状态全数字化采集,高速公路网络与市政道路实现有效衔接。典型路段高速公路路域产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特色服务区体系初步成形。基本完成ETC应用生态圈建设研究。 交通运输产业创新多元发展 (一)试点单位。 重庆市交通局,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研究企业智慧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基于5G的车路协同技术与应用研究。延伸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产业链,推进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企业与地方交旅融合协作机制。打造房车自驾营地品牌,探索推进特色旅游观光。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企业研发与产业孵化能力进一步提升,车联网技术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企业与地方交旅融合协作机制基本建立。 通过3~5年时间,企业智慧交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车联网创新技术在多路段实现推广应用,区域路段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水平房车自驾营地及低空飞艇特色旅游观光项目,在特色旅游观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危险货物区域化监管和道路运输智能化监管 (一)试点单位。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 升级危险货物运输智控平台,打造危险货物运输智控大脑,打造从业人员安全码,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信息与港口作业报告信息共享,积极推动全路段精准管理、全环节装运卸管理,以及全方位隐患管理、全覆盖省内外管理、全链条部门协同管理。建设危险货物区域监管平台,推动区域危险货物源头装卸、运输过程、监管执法线上线下全链条治理。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危险货物运输风险隐患基本实现事前预警,存在安全隐患从业人员人数大幅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基本实现安全码使用全覆盖。不合规行车隐患、不合规运输行为有效降低,实现出车、装货、卸货、回场运输全链条闭环,事中管理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省智控平台与区域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省内从事危货运输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管理。 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 (一)试点单位。 长安大学。 (二)试点内容。 研发基础设施智能感知及数据解析技术、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大数据集成分析技术。开展融合智能感知特性的道路材料设计方法、智能道路铺装结构设计研究。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理论方法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智能铺装结构设计方法体系研究基本完成。路面新材料、元器件与新装置研发取得突破,公路基础设施状态智能感知率超过30%,智能感知平均精度超过80%。智能感知路面材料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设施材料性能自感知平均精度、自修复平均程度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公路基础设施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实现推广应用,道路交通的安全服务品质与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典型路段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 (一)试点单位。 长安大学。 (二)试点内容。 研发多目标实时监测与智能感知技术、交通行为预测与运行风险在线评估技术、高风险交通行为自助矫正与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制典型路段运行风险实时监测与主动防控一体化集成设备。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初步研制形成具有人工智能、远程监测和在线防控功能的集成装备。在高风险交通行为数据库、交通行为辨识与预测、典型路段运行风险评估和主动防控、高风险交通行为自助矫正和路段—路网运行风险协同防管控等方面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在典型路段运行风险智能监测与主动防控设备技术标准取得显著进展。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技术实现初步推广应用,道路运行风险和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频次有效降低,路网风险监测和防控一体化技术水平明显增强。 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 (一)试点单位。 长安大学。 (二)试点内容。 研究公路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耐久建养、复杂环境交通灾害预警与系统防控研究。开展车路协同与规模路网高效运行、交通安全与人车路系统控制、交通低碳发展与能源清洁等技术研究。培育公路领域一流科研平台。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前沿技术研究融通发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公路交通能源自洽效率提升、公路全周期综合碳减排、公路运输数字孪生体系核心关键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系统研究成果。 通过3~5年时间,绿色智慧公路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公路领域科研平台培育取得显著成效。 自动驾驶测试及智慧高速管控应用 (一)试点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二)试点内容。 开展公路水路光纤传感网、公路水路光纤传感大数据与云平台、公路水路全时全域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构建公路水路光纤智能监测网络技术体系。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基本建成大容量、长距离、多参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网并实现初步应用。完成水路通航枢纽关键基础设施水下光纤监测,通航枢纽安全技术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建成公路水路全时全域智能监测系统,全时全域光纤传感网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相关产品实现初步推广应用,公路水路智能化监测水平明显提高。 危险货物运输跨区域全链条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一)试点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 开展统一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建立“清单制”协同管理机制,强化互联网监管,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的体系化监管模式,推行以智能化为主的科技管理手段,促进危险货物运输通道畅通。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覆盖危险货物托运、承运、装卸、仓储、水陆转运等环节的全链条运输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危险货物道路和水路运输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权责清单和安全监管考核评估体系基本建立,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跨部门联动管理、风险防控与隐患判定等方面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道路货运行业数智化工程 (一)试点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推动道路货运工具、道路货运组织、道路货运新业态、道路货运应急物流体系、道路货运安全生产和信用治理现代化,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创新组织模式,打造道路货运新业态非公党建标杆。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定制货车研发基本完成,在驾驶功能辅助、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公路运输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低碳化水平有效提升,城市配送效率显著提高。 通过3~5年,自动驾驶货车实现小范围探索应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委工作组织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行业监管平台接入车辆覆盖率显著提升,在道路货运大数据研究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货车超限超载治理 (一)试点单位。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 全面夯实治超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治超监管制度,创新和完善治超监管方式,提升治超监管能力水平,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 (三)预期成果。 通过3年时间,治超网络基本实现全省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重点桥梁、重要路段、重要通道全覆盖。各部门联合治超基本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信用治超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实现由“管行为”向“管信用”转型。执法信息基本实现融合共享,执法效率大幅提升,超限超载治理成效显著。在建设治超网络、开展联合执法、健全信用治超体系、促进执法信息融合共享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来源:交通运输部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