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工程师线束设计系统提升计划
整理一些线束新人的培养计划,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点帮助。 1 学习目标 能够单独负责一个完整项目线束开发设计工作。适用范围:主机厂/设计公司 主管级以下。 2 任务计划 任务计划是为了系统性的规划学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重点不在计划本身,而在于学习的收获。 2.1 整车原理设计 整车原理设计是线束设计开发的核心内容,不懂原理的线束工程师在主机厂里面是毫无地位的。熟悉整车原理是线束工程师的必备能力。 2.1.1 整车电源分配设计 要求: 1. 熟悉常电,IG1、IG2、ACC电的概念及用途,能够回答出常见用电器需搭载何种电源? 2. 进一步提升,所有常见的用电器挂载的电源的方式 3. 熟悉保险丝的类型,保险丝的作用,保险丝具体如何选型 4. 了解继电器的类型与作用,继电器的基本参数,继电器如何选型 2.1.2 整车接地设计 要求: 1. 了解并熟悉整车接地设计的原则,并进一步了解接地原则的内涵,即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2. 熟悉整车常见的接地点的位置及搭铁的方式,头脑中至少包含3款车型的接地点的位置 3. 熟悉常见的接地分配形式,参考对比任意3款车型的接地分配方式,并作出自己的评判(接地的好坏) 4. 熟记接地的原则及常见的搭铁方式,根据已有车型的接地分配方式即可作出接地分配设计。 2.1.3 整车原理设计 要求: 1. 了解整车各个系统,一个一个系统的去学习它的原理。比如外部灯光系统各个灯是如何点亮的,比如启动系统发动机是如何启动的,比如安全气囊系统气囊是如何点爆的,比如雨刮洗涤系统雨刮的高速、低速、间歇档位是如何工作的等等; 2. 按照分系统,分块式去学习整车原理图,并将分系统中每个功能回路进行电路剖析,有助于系统的学习整车原理图。与此同时去比较不同车型(至少3个)的相同系统的整车原理图,这样就可以发现系统工作的基本逻辑方式。 3. 熟记至少3个车型的整车原理,并能快速反应各个系统的工作方式及工作逻辑的内涵,则达成原理图的识图与学习目标。 4. 整车电源分配、接地分配、各个系统的控制逻辑组成整车原理图。 5. 问:回答原理设计需输入的东西。 2.2 线束三维设计 整车三维设计需要具备系统化的思维及结构化的思维,这是区别于其他普通线束3D工程师的思维方式。 2.2.1 线束三维设计的系统化思维方式 要求: 1. 先回答什么是好的线束3D设计 2. 要做好线束3D设计的基本前提有哪些?比如零部件的布置位置,周边边界 3. 积极参与电气零部件的布置评审,重点考虑线束的布置走向及线束的拆装维修性 4. 系统化的思维要求,熟悉每条线束的各个位置的周边零件,“线束总成上插件与卡扣等附件的拆装维修性”及“线束的固定走向的可靠性的保证”时刻贯穿于线束三维设计过程中。 5. 边界输入、三维设计、数据检查、设计评审。线束设计过程中的严谨设计流程——牢记 2.2.2 线束三维设计的结构化思维方式 使用结构化的思维进行线束设计,这里主要指数据建模的结构化。包括: 1. 线束建模的思路及方法与流程 2. 插件、卡扣、扎带,线束段的存放及更改。 3. 数模文件夹的存放 以上根据公众号的三维训练的讲义去练习。第一步先完全执行,后续熟练了,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调整,但是结构化思维内涵不变。 2.2.3 线束三维设计的训练 要求: 1. 了解整车线束的基本布置形式(F型,H型)及优缺点,判断过往项目车型的线束布置方式 2. 整车线束的基本划分及线束划分/分段的原则是什么? 3. 熟记线束三维设计的checklist,牢记基本的checklist条目。 4. 线束线径是如何计算的?线束段重点位置的断面尺寸信息 5. 按照CATIA线束模块制作线束的讲义方法不断的进行线束数据练习。完成至少3个车型的整车线束的重新制作。 6. 数模练习的侧重点:分线束总成进行练习,比如花一周时间重点练习各个车型的门线束;分析不同车型上同一根线束的布置走向特点,回答原设计者为何这样去做;分析原有设计的优劣,自己对于线束的优化点;按照上述的几点要求,归纳汇总每根线束每个位置的零部件边界,判断哪些是重要的输入。 7. 练习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去请教去交流,不能够想当然,自以为是,始终贯穿系统化思维、结构化思维去练习。 2.3 线束二维图识图 线束二维图仅要求会识图,能够完全读懂线束2D图纸,回答以下问题: 1. 线束2D图纸包含的基本信息有哪些 2. 线束回路怎么看 3. 线束插件图面信息与实物的关系是什么?即线束回路在插件里面是如何排布的,在插件实物里面的具体位置是什么 2.4 线束的生产与线束的拆装 要求: 1. 了解线束生产的工艺与流程,如断线、压接、分装、组装等 2. 了解线束的安装,主机厂是如何安装线束的有个概念 3 效果达成与检验 阶段性的分享学习所得,组织讨论心得体会。重点在于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上述的各项要求项的内涵。 4 相关的学习参考资源 参考资源:公司的规范、技术标准,相关交付物文件、设计的相关指导工具,网上的资源一些资源(如线束工程师公众号,线束中国公众号,百度资源搜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