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巨磁阻抗(GMI)效应1992年被日本的Mohri教授等人[1]在CoFeSiB软磁非晶丝中发现,即磁性材料的狡辩阻抗随外界磁场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但是由于当时材料和技术方面的限制,未能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巨磁阻抗效应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因为非晶丝在交变电流激励下,其阻抗值随外磁场发生显著变化,阻抗变化率在几个奥斯特的磁场作用下可达到50%以上,比GMR效应高很多,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又因为巨磁阻抗在低磁场以及室温下的高灵敏度,使得巨磁阻抗在磁传感器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本文介绍了巨磁阻抗传感器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巨磁阻抗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缩小国内与国外的差距有一定的作用,对巨磁阻抗传感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巨磁阻抗(GMI)原理及研究
1.1 巨磁阻抗(GMI)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
GMI效应是指材料在交变电流激励下其阻抗值Z随外加直流磁场Hex的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现象,但是GMI效应产生和增强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与材料在高频电流激励下的趋肤效应有关。“趋肤效应”又称“集肤效应”,是对于导体中的交流电流,靠近导体表面处的电流密度大于导体内部电流密度的一种现象。趋肤效应通常用趋肤深度来表示,其定义为:
(1)
(1)式中ρ为材料的电阻率,f为电流激励频率,μφ为材料的磁导率。
根据经典电磁理论,高频电流激励下的阻抗值Z与趋肤深度存在函数关系,以丝材为例,其关系为:
(2)
(3)
(2)式中,t为丝材的半径,Rdc为直流电阻,J0、J1分别为零阶和一阶贝塞尔函数;(3)式中,c为光速,δ为材料的电导率。
由此可见,材料的交流阻抗值和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激励电流频率等参数有关。外加磁场通过影响材料的趋肤深度,从而改变材料的交流阻抗值。
通常情况下,利用阻抗变化率来表明GMI效应的强弱,阻抗变化率常用的有两种定义:
(4)
(5)
Z(Hmax)为饱和磁化时的阻抗值,Z(H0)为材料在外加磁场为零时的阻抗值,实际应用中,Z(Hex)一般为磁场发生装置所能产生的最大磁场所获得。(4)式和(5)式各有侧重,但实际表达的物理意义是一样的。
GMI磁阻抗的基本测试电路如图1所示,向被测样品中通入固定大小的交流电,同时在样品轴向施加外磁场,测量样品两端的电压值,便可得到样品的阻抗值(实际中,经常使用阻抗分析仪完成阻抗值的测量)。
1.2 巨磁阻抗(GMI)理论模型
巨磁阻抗效应与激励电流的频率密切相关,因此理论模型通常分为如下几个频段进行讨论:
(1)低频(1-10kHz)
因为低频时材料的趋肤效应比较弱,材料的磁阻抗变化主要是由磁感应效应引起的,材料的自感系数L在外加磁场的影响下改变材料的阻抗值。
在此频段下,准静态模型比较适用。准静态模型[2]是假设:激励频率小到足以满足每时每刻系统都能达到平衡状态。准静态模型未考虑与磁化强度快速运动的动态效应,因此准静态模型仅适用低频的GMI效应。
(2)中频(10k-10MHz)
当频率升高时,外场影响磁导率使趋肤深度变化从而引起GMI效应[3]。此时必须考虑圆周或横向磁导率对GMI效应影响。Panina等[4]提出涡流模型用以计算丝材竹节状磁畴结构的圆周磁导率。低频时外阻抗Z跟自感系数L有关,而L与静态圆周磁导率μφ相关。高频时,R和L均对GMI有贡献,趋肤效应起主要作用,涡流模型能够解释中频范围的GMI效应且频率在100kHz-30MHz内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3)高频(10M-GHz)
高频下,GMI效应被认为与旋磁效应和铁磁弛豫有关。磁畴模型就此产生,相比于涡流模型,磁畴模型考虑了丝材圆周磁畴结构对GMI效应的影响。Chen等人[5]首先提出了这种模型,后经其他科学家的不断完善,使得磁畴模型成功的解释了f<100MHz时GMI效应的性质,但是频率达到GHz后,铁磁共振成为GMI效应的主要原因,涡流模型和磁畴模型便不再适用,所以需要新的模型来解释GMI效应。
电磁模型能较好的解决频率达到GHz以后的GMI效应,电磁模型采用铁磁共振理论。铁磁共振条件下圆周或横向磁导率出现典型的共振现象,磁导率虚部在共振频率出现最大值,共振场下有效磁导率急剧增加因此趋肤深度较小,频率一定时Hdc增加使共振频率移动。趋肤深度理论上达到最小值为:
(6)
此时GMI效应达到最大值。
高频范围内,电磁模型较好地解释了GMI效应基本性质和大部分实验结果。但由于忽略了有效磁场交换作用,因此某些方面不能完全用此模型解释。
交换-电导率模型就被提出,它除了描述铁磁模型中的交换作用的影响外,还结识了交换刚度的影响。交换-电导率模型能在较宽频段定性的解释GMI效应。
由于材料磁畴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各种假设的合理性,以上各个模型均不能完全解释GMI效应。
2 国内GMI传感器研究现状
国内巨磁阻抗(GMI)效应的研究开始于1995年,中国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的马昌贵[6],他在论文中阐述了巨磁阻抗(GMI)效应及应用开发。随后江苏大学的鲍丙豪[7]对非晶丝(带)合金材料的做了进一步的研究。2000年以后,巨磁阻抗(GMI)效应的研究在国内成为热点之一,许多科研单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制成的巨磁阻抗(GMI)器件的GMI比和灵敏度不断提高。下面就从基于非晶丝、非晶带及薄膜这三种材料的GMI传感器介绍近年来国内研究巨磁阻抗(GMI)传感器的现状。
2.1 国内基于非晶丝的GMI传感器研究现状
巨磁阻抗(GMI)效应最初是在非晶丝材料中发现的,非晶丝材料的巨磁阻抗(GMI)效应的来源归结于特殊的磁畴结构和较强的趋肤效应。人们对非晶丝材料的研究主要是以Co基和Fe基为主,以CoFeSiB系材料最为典型。
熔融抽拉法是制作非晶丝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改进此方法,可以制作出性能更佳的非晶丝材料。武继文等人[8]通过改进现有的熔融抽拉法,制成的Co68.25Fe4.5Nb0.8Si11.45B15长度为2cm,直径为26的样品,经初步测量,发现其磁电阻比最高达692.91%,GMI比在271.62%以上,最高可以达到310.55%,远大于Fe基的非晶丝材料。
王蕊丽等人[9]通过熔融抽拉法制备了Fe73.0Cu1.0Nb2.5Si13.5B9.0,然后利用化学镀法在玻璃包裹丝上沉积了一层Cu,构成复合结构丝,其中非晶丝直径为7,玻璃包裹丝厚度为1,Cu层厚度为1.5。通过与未镀Cu的非晶丝材料测试对比发现,在频率小于80MHz时,复合结构丝的磁阻抗变化比未镀Cu的大,当频率大于80MHz后,恰好相反。
魏双成等人[10]为了解决非晶丝磁探测器负反馈线圈造成的制作困难、电路复杂和功耗等问题,他们设计了特殊结构的磁敏感元件,如图2所示,导电层为非磁性的铜或铝,用电镀法制作,检测线圈直径小于200,绕制20匝,连接部连接非晶丝和导电层,形成脉冲电流回路,导电层和非晶丝在制作时保持同轴。因为导电层和非晶丝是同轴心关系,H1与H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成的结果为相互抵消,因此消除了脉冲电流对磁场测量的影响。
采用(Co94Fe6)72.5Si12.5B15(直径30,长度3mm)非晶丝材料,制成上述敏感元件,使用1MHz脉冲电源作为激励源,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框图进行设计,然后进行试验测量,测得该磁探测器磁场灵敏度为185mV/Oe,线性范围为±1Oe,磁探测器的磁场分辨率可达10nT,能对微小铁磁物体进行准确探测。
2.2 国内基于非晶带的GMI传感器研究现状
大量实验表明,非晶薄带是低频巨磁阻抗(GMI)传感器的理想材料。国内关于非晶带巨磁阻抗(GMI)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处理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非晶薄带表面镀膜改变其表面粗糙度来改善材料性能。
何佳等人[11]研究了在空气中不同温度退火对非晶薄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Fe36Co36Nb4Si4.8B19.2非晶薄带分别在290~530,530~600及600以上三个不同温度段下进行退火,然后分析发现一定的退火温度下(610)可以得到良好线性的单峰LDGMI曲线。同时,刘洁等人[12]也研究了Fe78Co2Zr8Nb2B9Cu1非晶薄带经过550、600、650不同温度退火后,发现在600保温60min退火后性能最佳,其GMI比达到181.4%。
曹柏泉等人[13-14]通过磁控溅射法在非晶薄带(Co66Fe4NiSi15B14)上镀CoFe和CoFe2O4膜,可以显著提高非晶带薄的巨磁阻抗(GMI)效应。采用宽为2mm,厚为25,长为10mm的薄带,通过磁控溅射法在薄带上溅射CoFe或CoFe2O4薄膜涂层,测试后发现镀膜后的薄带最大巨磁阻抗比较未镀膜的薄带提高了近30%(镀膜后为65%,未镀膜为38.7%)。通过AF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发现镀膜后样品表面粗糙度比镀膜前明显减小。研究发现,趋肤效应显著时材料表面粗糙度对GMI效应有较大影响,若样品表面不平,局部会形成回路磁场,从而使表面退磁场增加。薄带表面镀膜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减小了表面退磁场的影响,且闭合了样品的磁通回路,提高了样品的GMI效应。
鲍丙豪[15]设计了一种如图4所示的磁芯气隙中串联层叠非晶带GMI效应电流传感器。当磁芯中引入强负反馈磁场时,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电流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小于0.5%FS,线性量程±7A,对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韩冰[16]基于商用Co基和自制CoZrB非晶带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引入晶振设计了测量准静态弱磁场的磁场传感器,使电路振荡频率更加稳定。同时他还提出了如图5和图6所示的阵列式和螺旋式双探头结构的两种非接触的巨磁阻抗(GMI)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