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金一政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团队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

时间:2022-05-23来源:佚名

近日,浙江大学金一政课题组、王林军课题组与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团队合作,在高性能蓝、绿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开发上取得进展。研究者揭示了无机量子点/有机高分子界面的电荷转移机制,继而通过调控高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分子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器件的载流子泄漏,从而同时创造了蓝、绿光QLED的效率/寿命新纪录,尤其是绿光QLED的性能已经满足显示业界的应用需求。

QLED是一种以胶体量子点材料作为发光中心、可通过溶液工艺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是下一代低成本、低能耗、广色域大屏显示技术的有力竞争者。显示应用需要红、绿、蓝三色器件。目前,红光QLED原型器件的效率、工作寿命等性能指标已满足产业化要求,但蓝、绿光QLED的性能仍低于应用需求。针对该瓶颈问题,研究者应用纳晶科技公司的高性能CdSe基量子点为模型系统,开展了机制研究,发现:有机空穴传输材料能级的能量无序会显著增强量子点/有机空穴传输层界面的电子泄漏,是造成蓝、绿光QLED效率损失的关键通道。具体地,相比于无机晶体量子点,有机无定形聚合物薄膜具有显著的结构无序度与较强的电-声子耦合作用,导致了较多的带尾态分布与较大的能级展宽。此外,单颗量子点的尺寸(约10 nm)远大于有机聚合物单元(约1~2 nm),形成了单给体-多受体的特殊界面。研究者结合QLED的光谱表征与界面电子转移的非绝热动力学模拟,确证上述效应显著增强了界面电子转移,导致器件中的漏电流。

浙大金一政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团队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portant;" alt="" />

图1 蓝、绿光QLED的界面电荷转移机制

在明晰了上述关键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基于刚性共聚单元的咔唑-芴交替共聚聚合物(PF8Cz,已在东莞伏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生产和销售),并通过合成方法的调控实现了高分子量。该材料与传统聚合物传输层相比,具有更浅的LUMO能级与更小的能量无序,因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子阻挡能力。最终,利用此空穴传输材料,研究团队构筑了高性能蓝、绿光QLED原型器件,最高外量子效率分别达21.9%与28.7%,且高效率窗口覆盖了从显示到通用照明的亮度范围。蓝、绿光QLED分别实现了长达4400小时与58万小时的工作寿命(100尼特下亮度衰减95%),均是目前报道过的QLED最高值。

该研究为QLED器件的材料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新策略,实现了性能满足显示应用需求的绿光QLED原型器件,有望推动量子点印刷显示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浙大金一政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黄飞/应磊团队合作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研究方面取得进展portant;" alt="" />

图2 高性能绿光、蓝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该成果近日以“Solution-processed green and blue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liminated charge leakage”为题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2-00999-9)。浙江大学邓云洲博士、博士生陆遥、博士生朱希童和华南理工大学彭沣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金一政教授、王林军研究员和华南理工大学黄飞教授、应磊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参与的合作者还有浙江大学狄大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刘烽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孙土来博士等。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阅读

    剖析丨InP衬底的制备以及产业化现状

    磷化铟(InP)目前已成为光电器件和微电子器件不可或缺的重要半导体材料。本期1°姐将为大家详细介绍InP单晶衬底的制备以及产业化现状。 一、InP性能简介 磷化铟(InP) 是一种具有...
    2021-05-23
    剖析丨InP衬底的制备以及产业化现状

    科锐XLamp大功率器件焊点可靠性研究

    随着近年来LED光效的不断提升,LED的寿命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它是LED产品最重要的性能之一。LED产品制造中的每一个元件和环节都会对其可靠性和寿命产生影响,其中LED器...
    2021-05-23
    科锐XLamp大功率器件焊点可靠性研究

    合肥工大蒋阳课题组在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阳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领域取得了记录效率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Enriched-bromine surface state for stable sky-blue spectr...
    2022-08-23
    合肥工大蒋阳课题组在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LED)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台湾研究员:开发了新的近红外发射FAPbI3量子点,实现15.4%的钙钛矿基NIR

    近年来,钙钛矿型量子点(QDs)和基于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QLEDs)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绿色和红色发光的电致发光(EL)效率超过20%。然而,钙钛矿近红外(NIR)QLED的发展已经停...
    2022-07-25
    中国台湾研究员:开发了新的近红外发射FAPbI3量子点,实现15.4%的钙钛矿基NIR

    德国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采用LED照明系统

    中国半导体照明网译:重症监护室(ICU)的环境可能会让人感到十分不安,而最新的应用于ICU的LED照明系统则能够带来改变。 德国柏林的Charité Clinic已在其ICU中采用 飞利浦 的LED照明系统...
    2021-05-23

    加拿大研究人员:宽禁带钙钛矿量子点及在天蓝LED的应用

    钙钛矿基质在量子点(QD)上的外延生长使高效红光发光二极管(LED)得以出现,因为它将高效电荷传输与强大的表面钝化结合起来。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天蓝LED的情况下,在基质异质...
    2022-07-05
    加拿大研究人员:宽禁带钙钛矿量子点及在天蓝LED的应用

    单晶多晶组件CTM差异分析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其组件成为研究的热点,以实现太阳电池组件效益的最大化。电池封装为组件不仅可以使电池的电压、电流和输出功率得到保证,而且还...
    2021-08-16
    单晶多晶组件CTM差异分析

    【盘点】诺贝尔奖里的光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

    2015年,距阿拉伯学者伊本·海赛姆的五卷本光学著作诞生恰好一千年。一千年来,光技术带给人类文明巨大的进步。为此,联合国宣布2015年为“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简称国际光年),...
    2021-05-23
    【盘点】诺贝尔奖里的光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