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触电的技术措施,有无保护接地有何不同
有关预防触电的技术措施,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绝缘保护,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等,只有安全接地措施做好了,才能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下面具体来了解下。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采用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绝缘、屏护、间距、漏电保护装置和使用安全电压等措施。 1)安全接地 防止接触电压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包括电气设备外壳(或构架)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或零线重复接地等措施。 a)保护接地 方法:将一切正常时不带电而在绝缘损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独立的接地装置相连,防止工作人员触及时发生触电事故。 保护接地是利用接地装置足够小的接地电阻值,降低故障设备外壳可导电部分对地电压,减小人体触及时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防止接触电压触电的目的。 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1)无采用保护接地时 流过人体的电流: 接触电压: 2)采用保护接地时 保护接地电阻Rb与人体电阻Rr并联,由于Rb << Rr ,则: 适当选择Rb即可避免人体触电。 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保护接地 1)无保护接地时: 以380/220v低压系统为例,若人体电阻Rr=1000Ω,Ro=4 Ω ,则流过人体的电流Ir=220mA,作用于人体电压Ujc=220v,足以使人致命。 2)有保护接地时 设保护接地电阻Rb=4Ω,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壳采用保护接地仅能减轻触电的危险程度,并不能保证人身安全; 在高压系统中,其作用就更小。 3)保护接零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网络,一般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接地中性线(零线)作金属性连接,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零。 采用保护接零时,当电气设备某相绝缘损坏碰壳,接地短路电流流经短路线和接地中性线构成回路.由于接地中性线阻抗很小,接地短路电流Ik较大、足以使线路上或电源处的自动开关或熔断器以很快的时限将设备从电网中切除,使故障设备停电。( 电工之友)另外,人体电阻远大于接零回路中的电阻,即使在故障未切除前,人体触到故障设备外壳,接地短路电流几乎全部通过接零回路,也使流过人体的电流接近于零,保证了人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