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构成的蜂鸣器驱动电路图
由如下四幅图可知,图1和图3采用了NPN型三极管驱动,而图2和图4采用了PNP型三极管驱动。如果采用图1和图3的方法进行驱动,蜂鸣器工作电压只要不超过管子的极限参数,就可以随时使用。 蜂鸣器驱动电路图如下所示: 如图1,采用这种方法驱动蜂鸣器,再用编程控制器的I/O口进行控制,蜂鸣器都能响;但相对于图3电路图来,采用图1方式接,蜂鸣器没有图3响。 如图3,采用这种方法驱动蜂鸣器,只能使用P/O口(P/0由于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所以需在电路板上外接1K 的上拉电阻,而其他I/O口内部都有上拉电阻)控制,蜂鸣器才会响,且声音要比图1大;如果采用其他I/O口,虽然蜂鸣器两侧电压能达到4V左右,但电流只有1~2mA,无法驱动蜂鸣器发声。 主要原因:当采用其他I/O(内部有上拉电阻)控制时,通过测该口的电平会发现是低电平,由电路可以分析出,蜂鸣器驱动应该以高电平驱动,很大可能是B极拉低了电平值,导致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不过,也有可能是跟单片机内部、外部的上拉电阻有关。 图2和图4,这两种方式驱动蜂鸣器都是可以的,任何I/O口都能通过低电平驱动。但相对图2来说,采用图4的驱动方式,流过蜂鸣器的电流比图2的大。 |